江苏常州以生态蜕变引领发展蝶变-凯发国际

江苏常州以生态蜕变引领发展蝶变

2023-08-11 09:29:25 来源:常州日报

  常州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和乡镇企业的重要发起地。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特别是发展较快区域,与江南水乡生态本底反差明显。

  如何促进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破解发展空间受限、污染能耗大之困局?常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向“两山”理念寻策问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铁腕治污、全面转型,努力重现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

  守好一江碧水,江南岸景一时新

  在7月召开的2023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峰会上,“常州市破解‘化工围江’难题 切实筑牢长江生态绿色根基”入选全国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案例。

  从“化工围江”到“生态宜居”,长江常州段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态“蜕变”和发展“蝶变”?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是长江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的区域之一。这里曾经化工企业林立、采砂船扎堆,一度集中了全市45%的重大危险源。近年来,常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长江大保护为龙头,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累计投入超100亿元,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全部腾退沿江一公里内危化企业,重新布局现代化产业链。

  如今的滨江渔港码头,早已没有了往日船舶机械的轰鸣声;江堤上下,是一片水清岸绿的旖旎风光,“生态锈带”蝶变为“生态秀带”。常州高新区一手抓转型腾退、一手抓“生态格局”重塑和“生活空间”优化,沿江岸线5公里廊道生态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有机串联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渔港码头、省庄河湿地等景观节点;加快推进以“九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长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为市民构筑了水岸共融、亲水共享的生态休闲空间,真正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常州市“城市滨江北外滩,市民亲江零距离”入选全省首批12个“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同时,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清理渔港码头全部245条渔船。如今,很多“捕鱼人”已华丽转身为“护渔员”,共同守护一江碧水。

  转型发展拓新路,在大力推进拆迁腾退背景下,滨江新材料产业园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新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培育;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年,滨江新材料产业园实现销售收入580亿元、亩均实缴税收达36.7万元,较2019年分别增加166亿元、25.6万元。

  攻坚太湖治理,万顷碧波水连天

  8月1日,武进区正式下发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开展8个专项行动、排定100项重点任务和73个总投资145亿元的重点项目,积极落实省、市推进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推动太湖生态不断向好。

  太湖治理已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

  为此,常州专门编制“1 8”行动方案。其中“1”是指《常州市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太湖治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8”是指配套8个专项行动方案,包括涉磷企业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整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河道综合治理、洮滆片区生态保护修复、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水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

  太湖因水而美,江南因水而兴。常州太湖湖泊面积40平方公里、占比1.65%,岸线6公里、占比1.5%。面积虽小、岸线虽短,但作用重要。

  常州坚持统筹上下游,统筹全流域,统筹陆域、近岸带、湖泊修举,将滆湖、长荡湖等流域湖泊全部纳入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能力,累计推进1000多个项目,总投入超757亿元,实施新沟河、新孟河两个超百亿水利工程,深化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试点工作,全域开展支流支浜消劣整治,大力推动“污染退、治理进;生产退、生态进;人类退、鱼鸟归”,太湖治理连续十五年实现“两个确保”。

  坚持既做好生态修复又勇于生态创新,常州锚定“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目标,大力建设“两湖”创新区,引领城市向湖生长、拥湖发展,用最美的生态环境集聚最高端的创新资源。目前,龙城实验室、中以常州创新园等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数字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绿色成为“两湖”创新区的鲜明底色。

  治理“危污乱散低”,存量资源焕新生

  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乡镇企业众多。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里的部分乡镇企业不仅失去了发展后劲,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该镇八方工业园便是早期村镇工业园的代表,园区内320家工业企业中,各类“危污乱散低”企业就有250家左右,主要涉及化工、铸造、注塑、印刷等行业。

  如何破立并举、助力“苏南模式”的现代化升级?

  横山桥镇紧紧围绕全市“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工作要求,通过明确运营理念、明晰发展定位、园区厂房升级的方式,重塑八方工业园,新建万洋科技众创城。目前,一期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首批厂房于2024年交付投运。届时,亩均税收将从原先的不足5万元提升到30万元。产城融合蓝图正稳步绘就。

  万洋科技众创城

  乡镇企业崛起支撑了就业、富民,为常州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分布广、数量多、风险大的“危污乱散低”企业,日益成为“发展之痛”。如果不进行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

  秉持“始于治理、终于转型”理念,常州谋划实施“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聚焦电镀、铸造、涂料、印染4个行业和玻璃钢、汽摩配、干燥设备、灯具、地板5个特色产业集群,明确三年完成企业整治提升6000家以上、腾退土地1万亩以上、低效用地再开发10万亩,努力在“多难选择”中,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城乡面貌转型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和安全治理转型提升等“多赢目标”。

  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现场图

  攻坚“危污乱散低”,常州不断打通“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常州经开区村级鑫泰工业园更新提升为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后,已招引入驻60余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预计亩均税收跃升20倍,实现“寸土产寸金”。钟楼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获省级试点,高标准建设泰村、杏塘村民集中居住区,让“住的人幸福自豪、看的人羡慕向往”。新北探索创新“生态空间补偿”机制,成功获批全省唯一的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试点,已有755亩土地完成指标调剂置换、用于新兴产业发展。

  (朱雅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