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古三井:承载游子乡愁 传递守望相助-凯发国际

泰兴古三井:承载游子乡愁 传递守望相助

2024-07-23 08:07:40 来源:泰州新闻网 作者:朱敏丽 通 讯 员 徐 路 亚 萍

居民韩清余在井里取水。敏丽供图

老井,凝结的是长长的乡愁情愫。

在泰兴繁华的鼓楼西路闹市区,有一口留存400余年、至今仍在被使用的井——古三井。

汩汩涌动的井水,孕育了生命、滋养了心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割舍不断的记忆,也传递着一代又一代守望相助的温情。

一口百年井

载入经典民谣传唱

雨后的古三井,被冲刷得一尘不染。若不是那经岁月磨蚀的井圈以及井里口被取水绳索勒出的深深凹痕,根本猜不出其年岁。

据《泰兴县志》记载,此井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由僧宗惠募浚“三易寒暑,易砖为石,而役始竣”。也就是说,这口古井在明代就有了。

看上去是三口井,实则是一口井。这口井内径宽1.33米、深7米以上,比一般的井要大,井口上砌有三口井圈,故取名“三井”。之所以砌三井,尚没有可以考证的史料,但据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说法:因为井比较大,取水者众多,三个取水井口可以保证安全有序取水。三井所处之地因此得名“三井头”。

上前仔细端详,三个井圈由青皮料石打制而成,高低不等,呈品字形排列。俯身井口,井水澄碧如镜。据说,皓月当空时,可以看到“一水三月”的影像,旧时,这口井南北两边住宅中,还各有一株高四五米的桫椤树,极其珍贵罕见。

独特的景致,被泰兴县志载入民谣“泰兴十样景”传唱:“泰兴城,好风光,十样景,听我唱。一鼓楼,二水关,三井头,四关厢,五城门,六角桥,七星池,八善堂,九条巷,十院寺。劝诸君,莫记忘。”

一首《三井巷》

道出游子浓浓乡愁

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古三井清冽甘甜的井水养育了附近方圆数百住户,也在大家记忆深处镌刻下挥之不去的乡愁。

出生在三井头附近的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凭着脑海中对家乡三井的记忆,专门创作了一首歌谣《三井巷》:“三井巷的尽头有三口水井,那里是女人们聚集的地方……洗衣妇的儿子我走遍天涯,洗衣服的母亲你如今在何方……”寥寥几行歌词,道出了一位游子对家乡和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

民谣“劝诸君,莫记忘”。对于古井这种刻在血脉中的记忆符号,谁能相忘。不仅仅游子,伴着古井长大的居民,对古井也有着深深的眷念。

90多岁的韩清余老人,是古三井附近的老住户,从小喝着古三井的水长大。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还没用上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到井里取水、担水;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他和其他居民仍然习惯到井里取水洗菜、浣衣。“井水冬暖夏凉,天冷洗洗涮涮不冻手,天热冰镇啤酒和水果,惬意得很。”韩清余笑笑说。

古三井,是生活伙伴,更是情感牵挂。2000年,鼓楼西路扩建,考虑到居民们对古井难以割舍,当地政府予以修缮保存。修葺后的三井,井台四周围起了汉白玉栏杆,内铺大理石,依然默默地陪伴大家春夏秋冬。

一杯三井茶

引导邻里守望相助

一壶清茶、多位乡邻,闲谈间就将一桩桩困扰多年的难题化解。前不久,古三井所在的泰兴市延令街道鼓楼社区,通过“三井茶话坊”协商议事,解决了江海老小区加装电梯的事。

井不光是生命的井,还是文化的井,与人相依相存,血脉相通。“过去,古三井是大家伙生活交汇的地方,张家长李家短,谁家有困难,邻居知晓后都会伸把手。”鼓楼社区党总支书记潘亚萍说,社区地处泰兴老城区繁华地段,老旧小区多,住户密集,为了更好地帮扶解困,他们充分发扬古三井居民守望相助的传统,打造“三井茶话坊”服务品牌,通过经常相聚、轻松说事的“喝茶议事”形式,邀请商户代表、居民代表和主管部门共聚茶话坊,在喝茶过程中了解问题、共商对策。

绿洲小区是一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长期以来,由于小区临近荷花池市场,越来越多的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地面停车位严重不足,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对此,社区组织小区居民及周边商户来到“三井茶话坊”,召开“三井议事会”,征求大家对安装道闸的意见,商讨费用等问题。经过多次协商,小区终于装上了道闸。

为了更好地推动邻里守望相助,社区还依托“三井茶话坊”,成立了小区民情观察室,下设各小区居民议事会,制定并张贴楼栋居民公约、楼栋自治公约。“现在楼栋内的事务、服务都是大家伙一起参与,小区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江海小区居民陈云双说。

编辑:王魁 袁婷

校对:王晶

责编:姜景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