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小镇|一把西方的琴,如何在中国小镇生根发芽?-凯发国际

凯发国际 > 专题 > 文章详情

神奇的小镇|一把西方的琴,如何在中国小镇生根发芽?

2024-10-10 13:45:21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编前语: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载长歌奋进,作为最基层行政和经济单元的小镇描摹了高质量发展的肌理与底色。小镇虽小,却是960万平方公里上数以万计的行政单元,是展示时代发展变迁的窗口,是城市与乡村的诗意连接,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有的已成为全球衣食住行的“隐形冠军”,有的正照亮追逐星辰大海的梦想航程。

走进《神奇的小镇》,看大国高质量发展。

小提琴被称作“乐器皇后”,是一种以优雅著称的西方乐器。你可能很难相信,全世界最大的提琴制作基地,并不在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而是在中国一个以“烧饼”闻名的小镇——泰州黄桥镇。每一年,这里生产各类提琴超过100万把,占全国产量的70%、全球总量的30%以上。世界每三把小提琴之中,就有一把出自这座神奇的东方小镇。

 “不懂音乐”的农民冲进了世界提琴产业

在泰兴市黄桥镇的小学里,拉小提琴几乎是孩子们的必备技能。50多年前,这些孩子的爷爷辈,做出了烙着“黄桥制造”的第一批小提琴。从此,黄桥的特产不止是飘香全国的“黄桥烧饼”,还多了一把洋气优雅的小提琴。当地人戏称,以前他们送客人本地特产都是送烧饼,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小提琴作为礼物。

但黄桥与小提琴的故事,至今也不过五十来年。

黄桥的提琴产业,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的。有几名上海提琴厂的工人分流回乡到黄桥,办起了溪桥公社乐器厂,为上海提琴厂制作琴头、弓杆。周边的农民陆续进厂做学徒,成为黄桥第一批制琴人。李书就是在那时进的乐器厂,他告诉记者:“在厂里学了几个月后,我当时30分钟能做一个琴头,全工厂做到第一。”

1980年,李书当上乐器厂厂长,那时的黄桥,几乎没有独立做琴的经验。李书带着工人们,边学边做,生产出黄桥第一批提琴。凭借与上海提琴厂的关系,社办乐器厂挂牌“上海提琴厂泰兴分厂”,两家工厂联营了十年。这十年,李书学到了更完整的提琴制作技术,将原本197道制琴工序,重新制定为183道。联营结束后,李书将乐器厂变更为“泰兴凤灵乐器有限公司”,将产品销到国外,凭借物美价廉,凤灵提琴很快就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肯定。之后,凤灵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小提琴生产企业并延续至今。李书告诉记者:“到了2005年,世界各地有规模的提琴厂,大多都曾来凤灵学习、参观,并签订代加工协议。”同年,黄桥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乐器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提琴之乡”。

凤灵集团生产的第一批小提琴

在黄桥,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制琴师

时至今日,黄桥有超过20万常住人口,其中有3万多人从事提琴制作相关产业。2023年,全镇乐器产业完成产值37.9亿元,销售收入33.4亿元,实现利税3.76亿元。黄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琴向记者介绍:“在凤灵老厂区附近,许多家庭作坊也吃着‘提琴饭’,整个镇子像是一个大型的流水生产线。”

凤灵成了黄桥制琴业的“黄埔军校”,成就了一群农民的传奇。许多凤灵的工人从厂里走出,带着一家人一起做提琴。

靓琴坊提琴制作中心老板、四十出头的仇新亮曾是中医按摩师,1998年因岳父母都在凤灵工作而接触到提琴制作。回忆刚开始帮家里卖提琴时,仇新亮感叹:“当时一把琴卖3千多元,快赶上我一个月工资了。”

现在,仇新亮已经成为国家二级提琴制作师,成为黄桥“制琴二代”。与前辈们工厂量产的提琴不同,他专注于提升琴的品质,潜心打磨手工琴。

在2023中国优秀提琴制作师作品展中,由两名音乐家在全国61把小提琴中盲选8把小提琴,在音乐会现场演奏。仇新亮制作的小提琴成功入围音乐会演奏琴,被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者俞丽拿的学生花卉选中。这是仇新亮参赛十年来,第一次入围。对仇新亮来说,这不仅是对他的认可,也是黄桥提琴正在逐步走向中高档市场的见证。

“绿岛”项目——全国唯一专门为小提琴提供打磨、喷涂的乐器公共服务平台

小提琴的制作喷涂工艺中,要使用油漆、稀释剂等一些溶剂,过程中会产生甲苯、二甲苯、乙二醇醚类等废气,不仅对大气造成了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为了实现绿色生产,解决气体排放等问题,黄桥创新引进一系列自动化处理设备,采用静电喷涂设施、全自动机器操作系统、全自动输送生产线、中控烘烤、自动挂具等,同时配套中央除尘设备、循环水处理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喷涂时产生的废气,还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粉末,通过吸收、过滤、搅拌等方式,同样达标排放。

在黄桥乐器智能环保表面处理中心,一把把小提琴由挂具牵引,像“烤鸭”一样经过中控烘烤,再进入车间自动喷涂,这里被当地的中小企业称为“绿岛”。

“黄桥有400多家制琴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不具备投入环保设施的能力。通过绿岛项目,将打磨、涂装等提琴生产工艺实施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既有效纾解了行业的发展瓶颈,又降低了小微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黄桥镇乐器文化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樊茂介绍,目前,“绿岛”项目年产能约为12万把提琴,预计2025年底达到年产能35万把,可以基本解决中小企业的环保问题。

从“做琴”到拉琴  黄桥正在成为爱乐之城

“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是全球音乐爱好者的一次盛会,目前已覆盖近130个国家和地区。自2017年起,中国主会场已连续8年选在黄桥镇,黄桥成为该项活动承办时间最久、演奏阵容最大、国际上推介宣传最多的地区。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黄桥一年中乐声最盛的一天。乐手们在琴湖周边、古镇景区、居民社区、学校、企业演奏,旋律飞扬。其中既有当地群众文化团队,也有从省外、港澳台甚至国外赶来的音乐家、乐团,每年参与演奏者多达上千人,去年有50多支演出团队、5000多名不同年龄段的演奏者参加。

琴声传进了黄桥人的生活。在黄桥的多个学校,都开设了提琴兴趣课,由政府聘请专业提琴老师与学校音乐老师共同授课,镇上的孩子几乎从小就接触提琴。有的饭店,大堂经理、服务员一换衣服就能组起一支小乐队。街头,常有人拿起提琴、吉他露上一手。甚至你可以看到,在小镇的田间地头和街角公园,左边大爷拉一首“巴赫”,右边大妈和一首“帕格尼尼”。黄桥,正在成为一座“爱乐之城”。

全民爱乐,让黄桥成为“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永久举办地。

从产业蓬勃到乡镇更新,独具特色的提琴产业催生了崭新的提琴小镇,黄桥人拉着黄桥琴,以“奋进音符”谱写“幸福乐章”。

监制/王智勇 荆雷 统筹/刘娟 倪志新 周诗婕 孙伟 沈颖 冯金同 记者/宁海瑞 剪辑/高妍 包装/贾辰婧 何君玮 陈嘉骏 吴倩 配音/杭程 王晨 宣传推广/彭闯 张婷婷 制片/谭震 吴畏)

鸣谢

中共泰兴市委宣传部 

泰兴市融媒体中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