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绽放,盐城勇当“碳路先锋”-凯发国际

凯发国际 > 专题 > 文章详情

绿能绽放,盐城勇当“碳路先锋”

2024-10-29 14:49:21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编者按: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寄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为此,人民网推出“在江苏,看见新质生产力”系列融媒体报道,本篇关注盐城发力风光储氢一体化绿能赛道。


黄海之滨,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上,32台风力发电机组高高耸立。这个投产运行3年多的海上风电项目,新近获得了2024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一个新能源项目获奖尚不足道,一座城市对新能源的笃定则不容小觑。在盐城,驱车沿着海岸线行驶,沿途可见一座座风机随风转动,一排排光伏板列阵“捕光”,也有lng“绿能港”、储能电站。

事实上,盐城深耕风光氢储一体化开发,已在新能源领域创下多项“领先”:盐城是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示范集群,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位居江苏省第一,建成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独立储能电站。

追风逐光,拓链氢储。瞄准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目标,盐城正在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上勇当“碳路先锋”。

金风科技大丰基地总装车间。受访者供图

金风科技大丰基地总装车间。受访者供图

“风光”双第一

场区中心离岸67公里,规划海域面积3.76平方公里,装机容量206.4mw,国能大丰h5#海上风电场2021年实现全容量并网,丰沛的海风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一度度绿电。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这座风场发电达4.7亿多千瓦时。

放眼盐城全市,其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48.19万千瓦,其中风电占比6成,风电之中海上风电占比又近6成,达554万千瓦,这个数据约占江苏全省46.9%、全国14.9%、全球7.4%。盐城获称“海上风电第一城”言下无虚,这离不开当地显著的沿海资源优势。

据了解,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海岸线和最大海域面积,近海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待开发的“风光”资源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国内风电产业加快发展,恰是“行业有机会,盐城有条件”。2006年,国华投资20万千瓦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在盐城东台市启动建设,这在当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2009年,盐城在大丰区规划建设风电产业园,引入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风电装备产业集群由此发力聚势。

“金风科技提供了国内市场近25%、全球市场超11%的风电机组,其中大部分产自大丰基地。”走进金风科技大丰总装厂,一字排开的风电电机舱映入眼帘,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风电实验室亦建于此,工程师李强松介绍说,“一台风机的寿命大约在25年,如果把机组放在实际场景下测试,需要花费几年时间,实验室则可以模拟各种工况,2—3个月就可以完成验证。”

在风电产业逐渐形成“拆不散、搬不走”的全产业链的同时,盐城还将目光投向了光伏。

串焊、叠层、层压……在全球光伏行业单体规模最大的组件基地——通威太阳能科技盐城基地,全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agv小车穿梭其间,一件件高效光伏组件产品陆续下线。

除了通威,盐城还集聚了天合、阿特斯、协鑫、润阳、晶澳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光伏电池片产能84.5gw/年,光伏组件产能120.4gw/年,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岚泽能源绿色甲醇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岚泽能源绿色甲醇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

“氢储”谋增量

着眼未来,氢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盐城地处北京-山东-上海氢能走廊的关键节点,是东部氢能发展区的核心要道,当地顺势布局氢能发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盐南高新区设立了氢能技术研发中心,林立的精密仪器间,科研人员忙于氢能制取、储存、应用、检测。“我们研发了基于氢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可用于为社区医院、工业园区等提供绿色分布式能源。”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其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研发平台、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平台。

从技术路线看,绿色甲醇是氢能重要的下游应用之一。作为2024年度江苏省重大项目,江苏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岚泽能源”)在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正在建设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22.5亿元,一期计划在2026年投产。

“绿色甲醇是一种新兴的零碳船用燃料。”岚泽能源总经理郭峥嵘介绍,绿色甲醇以农业废弃物为碳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解氢为氢源,二者催化反应生成,可以保障氢能源运、加、用等后端环节。“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保障本地400万吨生物质废弃物离田的需求。”他说。

目前,盐城形成了风光氢储一体化的整体发展思路。今年6月,全国规模最大、采用组串式储能系统的独立储能电站——三峡滨海储能电站在盐城全容量并网。在这里,1080个白色储能集装箱组成的超级“充电宝”整齐排列。该项目负责人戴一虎介绍,电站每年可消纳约1.46亿度新能源发电量,“夏天常刮大风,风力发电波动性大,需要限制风机功率。三峡滨海储能电站投入运行后,‘弃风限电’的情况已得到大大改善。”

pem水电解制氢用钛纤维气体扩散层项目即将在盐城产业化落地;可再生能源直流变换器产业化等项目立项3项……一个个前沿项目,打在了盐城绿色氢能和新型储能发展的鼓点上。

中海油盐城“绿能港”。人民网 周梦娇摄

中海油盐城“绿能港”。人民网 周梦娇摄

绿色新范式

2024年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一体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碳达峰试点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建设,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盐城经验。

“提供先行先试的‘盐城经验’,除了做强风电、光伏两大地标产业,布局氢能、储能两大未来产业外,盐城还在不断扩展边界,增强绿色能源多元供给,加快零碳产业园建设。”盐城市发改委新能源处处长鲁海峰说。

金秋时节,从空中俯瞰,10座白色lng储罐犹如一串珍珠,装点着滨海港工业园区的海岸线,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海油盐城“绿能港”坐落于此。

“lng背后还蕴藏着另一种清洁能源——冷能。”滨海港零碳产业园运营公司执行总经理梅中海说,lng是超低温液态天然气,与空气、海水等形成温度差、压力差后,就能回收能量。

为扩大落地场景,国内首例冷能综合利用项目——滨海港lng冷能交换中心即将建成,将使冷能利用从单一的冷能发电,跨入到冷水空调、食品冻干、算力中心等领域。“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释放冷能35亿千瓦时。”梅中海说。

光伏幕墙、地源热泵、光伏步道、可供手机充电的光伏长椅、可以遮风挡雨的光伏伞……作为盐城首个零碳智慧园区,盐都区怡宁综合能源科创产业园里绿能应用无处不在。建设零碳产业园,推进“风光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是盐城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性工程。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表示,聚焦“双碳”目标,要把建设好、打造好零碳产业园作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加快突破示范引领项目,积极探索具有盐城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提供强有力支撑。“这是一定要干、必须干好,是有条件有信心、能够干好的事。”他说。


网站地图